成都市都江堰市所有街道列表(共11个街道)
都江堰市地处成都平原西北边缘岷江出山口处,位于北纬30°44'54"—31°22'09",东经103°25'42"—103°47'00",地跨成都平原与川西高原两个不同的地理区域。市境东与彭州市、郫都区、温江区交界,西、北与阿坝州汶川县交界,南与崇州市相邻,辖区面积1208平方千米,东西宽34千米、南北长68千米,距成都市主城区48千米。早在新石器时期,境内就是古蜀先民活动中心,也是古蜀文明的发祥地之一。据任乃强、张至皋《四川地名考释》记载,都江堰市政区设置,始于秦,“秦汉叫湔氐道,汉升为县。蜀汉时湔氐亦皆华化,故改称湔县”。西晋时,改湔县为晏官县,属汶山郡。刘宋时(420—479)侨汶山郡、汶山县于灌口,辖都安、晏官、汶山。南齐永明元年(483),置齐基县,治所在今青城山镇五里村境。南梁(502—557)时期,于齐基县境置齐基郡,郡县同治。北周天和三年(568)汶山郡还治,废晏官县,改置汶山;废都安县,以其地还郫。天和四年(569)废齐基郡,改齐基县为清城县,改隶犍为郡。隋大业三年(607)废汶山县。唐武德元年(618)于汶山县旧址置镇静军,于都安县旧址置盘龙县,寻改灌宁县,后改为导江县。开元十八年(730)清城县更名为青城县。前蜀武成元年(908)设灌州,辖青城、导江二县。北宋乾德四年(966),改灌州为永安军,仍辖青城、导江二县。太平兴国三年(978),改永安军为永宁军,旋改为永康军。熙宁五年(1072)废永康军为永康寨。元祐元年(1086)复置永康军。南宋末年永康军废为灌口寨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),以灌口寨地置灌州。明洪武九年(1376)降灌州为灌县。清代灌县隶成绵龙茂道,后属川西道、成绵府。民国初,灌县曾短暂称灌县行政公署,隶属于西川道。民国24年(1935))四川省实施督察制,灌县隶属于第一行政督察区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灌县隶属于川西行署温江专区。1953年初隶属于四川省温江专区。1968年9月隶属于温江地区革命委员会。1978年隶属于温江地区行政公署。1983年7月划归成都市管辖。1988年5月撤销灌县设立都江堰市,隶属四川省,省政府委托成都市代管。
都江堰市信息
所属省份 |
四川省 |
所属城市 |
成都市 |
人口 |
62.16 万人 |
面积 |
1208 平方公里 |
区号 |
028 |
邮编 |
611800 |
行政区划代码 |
510181 |
区政府坐标 |
103.64715,30.988745 |
区政府地址 |
[灌口街道] 都江堰大道231号 |
联系电话 |
028-87112088 |
成都市都江堰市所有小区大全统计数据
| 泓坊河畔 | 江安河东路中段195号 | 奎光塔街道 |
| 清水人家 | 通江路68号 | 奎光塔街道 |
| 随园地博 | 安金路140号 | 奎光塔街道 |
| 禹苑 | 安金路99号 | 奎光塔街道 |
| 顺康苑 | 安吉路41-43号附近 | 奎光塔街道 |
| 峰景尚品居 | 天府大道106号 | 奎光塔街道 |
| 顺和院 | 江安河东路中段95号 | 奎光塔街道 |
| 顺遂院 | 安顺东巷15号 | 奎光塔街道 |
| 银海金岸 | 天府大道49号 | 奎光塔街道 |
| 小红楼 | 走马河西路中段158号 | 奎光塔街道 |